close
洛陽訪才子,江嶺作流人。
聞說梅花早,何如此地春?

【作者】

  孟浩然(西元六八九~七四○年),名不可考,以字行。唐襄州襄陽(今湖北省襄陽縣)人。生於武后永昌元年,卒於玄宗開元二十八年。享年五十二。少時隱居鹿門山,仗義勇為,喜救難解紛。年四十到京師長安,應進士不第。曾在太學秋夜賦詩:「微雲淡河漢,疏雨滴梧桐。」詞意清絕,一座讚服。王維邀他入內署相會,不意玄宗駕到,維趁機引見。浩然應命向玄宗朗誦他的〈歸終南山〉詩,到「不才明主棄」句,玄宗怒道:「是你不求仕,我可沒拋棄你!怎麼誣賴我呢?」因此不遇。後張九齡治荊州,請他為從事。開元二十八年,疸發於背而死。浩然為文,不按古法,匠心獨妙。他的詩閒淡曠遠。尤擅長五言小詩,以寫田園景色、隱逸生活為主。他和王維並稱「王孟」,是盛唐田園詩派作家的代表。著有《孟浩然集》四卷。《全唐詩》錄詩二卷。新、舊《唐書》有傳。

【注釋】

1.訪袁拾遺不遇:《孟浩然集‧四》、《全唐詩,一六○》都作〈洛中訪袁拾遺不遇〉。洛中指洛陽(今河南省洛陽縣)。是當時經濟文化的中心。拾遺,官名,掌供奉諷諫的職務,以匡正人主言行的缺失。
2.才子:才德兼備的人。
3.江嶺:指大庾嶺,在江西、廣東兩省交界處,唐代流放罪人的地方。
4.流人:被貶官放逐到邊遠地方的人。
5.聞說:聽別人說。未親臨其地,故言聞說。
6.何如:那裏比得上。
7.此地:指洛陽。一作「北地」。

【語譯】

  我到洛陽去尋訪好友袁才子,誰知他竟被放逐到大庾嶺去了。聽人說那地方梅花開得很早,但是那裡比得上這兒的春色呢?

【賞析】

  詩人北上洛陽,拜訪才德齊備的好友袁拾遺,不料他已牴牾聖旨,被流放到南方的大庾嶺去。開端一二句,便點出詩題〈訪袁拾遺不遇〉。君子見黜,會怨恨哀傷嗎?不,君子達則兼善天下,窮則獨善其身。況且江嶺早春,梅花先放,他只怕已留連在凌霜傲骨的梅林之下,無復歸計了。好友啊,南國的風光,那裡比得上此地的春色?能回來就回來,不要堅持著你的孤高,強忍著落寞的熬煎。詩人這樣為知心的朋友設想,頓時廓清心中的陰霾,海闊天空了;所以在這首詩裏,完美地表現出溫柔敦厚、哀而不怨的詩教。短詩可愛,在簡短二十字中,包含了無限的情意,詩中用梅花的意象,在暗示孟浩然的朋友袁拾遺具有凌霜高潔的精神,而「何如此地春」,又有期盼好友早日歸來,可共享洛陽的春光,含有溫馨的弦外之音。此即晚唐司空圖在《二十四詩品‧含蓄》一品中所說的:「不著一字,盡得風流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ese9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