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谷渾[1]阿豺有疾,召[2]母弟[3]慕利延曰:「汝取一支箭折之。」慕利延折之。「汝取十九支箭折之。」慕利延不能折。阿豺曰:「汝曹[4]知乎?單者易折,眾者難摧[5]。戮力一心[6],然後社稷[7]可固。」
阿豺有子二十人,終生同心協力。
【注釋】
[1]吐谷渾:音,ㄊㄨˇㄩˋㄏㄨㄣˊ。古時國名,屬鮮卑族。本居遼東,晉末遷隴,即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東南地區。
[2]召:召喚。
[3]母弟:同母之弟。
[4]汝曹:你們,稱呼晚輩的用語。
[5]摧:折毀。
[6]戮力一心:合力同心。戮,音ㄌㄨˋ。
[7]社稷:國家。稷,音ㄐㄧˋ。
【語譯】
吐谷渾阿豺生病時,召喚同母之弟慕利延來,對他說:「你拿一支箭將它折斷。」慕利延折斷了箭。阿豺又說:「你再去拿十九支箭折斷。」慕利延無法折斷。阿豺說:「你們知道嗎?一支箭是很容易被折斷的,很多支箭就難以折斷了。你們要同心協力,國家才能穩固。」
阿豺的二十個孩子,終生都同心協力,團結在一起。
【評析】
本文是一篇具有論述性質的文章。「團結力量大」這個道理人人都明瞭,但要能夠深切的體會,進而切實地實行,卻非常的不容易。故事中的主角阿豺深明此理,故而在教導自己的子弟時,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。以淺顯而有力的實證,化解了濃厚的說教氣氛。而用「箭」作巧妙的比喻,來教導自己孩子「團結」的重要性,真是機智十足!
【作者】
李贄,號卓吾,又號宏甫,別號溫陵居士,明泉州泉江(今福建省晉江縣)人,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、文學家。他反對程朱理學、儒家學說,肯定戲曲、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價值,曾評論過水滸傳,是我國小說評論的開創人物之一。著有《焚書》、《續焚書》、《藏書》等。
- Oct 11 Thu 2007 21:03
箭喻【李贄】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